首页

紫露凝萱合格马桶

时间:2025-05-24 23:01:57 作者:全国妇联等11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六一”庆祝活动 浏览量:43795

  地处阿里高原的支普齐,藏语意为“在那遥远的地方”,打开电子地图,可以看到它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从北京出发需要走将近5000公里的路程。驻守在这里的支普齐边防连,是全军距首都北京最远的连队。

  初秋的夜晚,坐落群山中的支普齐哨所上方星空璀璨,但在这里执勤的官兵却无暇顾及,他们顶着一阵阵呼啸的寒风,穿着厚重的大衣、手握钢枪站在哨位上,随时准备应对边防线上的突发情况。

  位于边防一线,地形复杂、气候极端、巡逻任务重……关于支普齐哨所的艰苦,连队官兵们有着切身体会,每到冬季面临大雪封山时,封山期往往长达6个月之久,但官兵们以山为伴,让支普齐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把平淡而紧张的守防生活变得充实,让连队充满了家的温暖。

  “为祖国守边防,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挺起胸膛站排头……”入夏,通往支普齐边防连道路上的积雪逐渐消融,22岁的张鹏辉与其他新兵,在团部完成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后,唱着嘹亮的军歌踏上了下连路。

  尽管在高原上已经待了1个多月,但是经历800多公里蜿蜒盘山路的颠簸,许多新兵还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面对随队军医的询问,新兵们强忍着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没有一人退缩。

  张鹏辉来自上海,大学毕业后为了实现自己的从军梦,说服父母报名参军,他在参军意愿一栏选择了“艰苦地区部队”,和身边的战友一样,他如愿来到祖国西南边陲。张鹏辉说:“不去参军,我一辈子都有遗憾,不去边防线上守卫国门,我当兵也会有遗憾。”

  翻越了数座达坂,走过数不清的陡坡、搓板路、回头弯,车队终于抵达了深藏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海拔高度4300多米的支普齐边防连。

  “10年前,第一代支普齐边防连官兵从河沟里挖出这块大石头,刻上‘在那遥远的地方’7个大字,它见证了连队10年来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的创业历程。”连队门前,大石头迎着阳光屹立,在老兵们热情的欢迎仪式中,鲁文为新兵介绍起了情况,“好男儿来当兵,为祖国守边防,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以前这里只是季节性哨所,官兵们骑马进山巡逻,一趟就要走好几天,路上吃干粮、啃冰块,屁股都磨出了茧子。”几年前,鲁文从军校毕业来到这里,从团部到连队的路,他和战友走了5天,看到连队的“帐篷营房”,他感觉自己“到了天边边”,但他发现,这里的老兵如同钢钎一样,牢牢“钉”在祖国边防线上。

  “这么多年来,从帐篷到自建砖房、活动板房,再到第五代营房,连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鲁文拍了拍身边10年军龄的藏族老兵巴桑罗布,讲起了他的故事。

  10年前,上级决定在支普齐某海拔5000多米的点位修建边防设施,并派人员驻守,还是新兵的巴桑罗布在接到命令后,带着老班长“好好干”的嘱托,毅然来到了只有几顶帐篷的支普齐边防连。

  “无论吃饭、住宿还是出行,我们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因为连队海拔高、位置偏远,巴桑罗布和战友们很多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他说:“那时心里面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完成好自己的使命任务。”

  2017年8月,连队第一个锅炉燃烧起来,官兵不用盖第二、第三床被子了;2019年9月,第一座移动信号塔建立,官兵告别了只能用座机给家里报平安的日子;2020年6月,第一条柏油路修到了连队,官兵进出支普齐再不会“灰头土脸”; 2023年8月,第一辆邮政运输车开通,官兵也能接收到来自远方的“思念”…… 细数这些年连队的变化,巴桑罗布倍感欣慰,他说:“条件好了,我们戍守边防的信心、底气更足了!”

  “这里,是我的家”

  新兵们来到连队不久,便被带到了距离营区1公里外的一片青稞地。在常年干旱、多风少雨的藏西高原,甚至找不到一棵草。但是眼前的这片青稞已经快要成熟,放眼望去,整片土地都披上了“金黄色衣裳”。

  “建连之初,支普齐‘一穷二白’,每年超过6个月的封山期让这里的建设十分缓慢,物资最缺乏的时候,战士们只能啃上数个月的压缩饼干和罐头干菜。”战士马林一边带领新兵们浇水,一边讲起了这片青稞地的历史。

  “没有条件我们就创造条件。”当时的连长决定带领大家种青稞。他们挖掘帕里河边的平地,规划青稞田,引来河水,播下种子,精心呵护着这片土地。官兵们日复一日地施肥、浇水,终于有一天,青稞地里冒出了嫩芽,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幼苗,逐渐扎根生长起来。

  “支普齐一代代官兵,就像这些青稞一样,扎根高原、顽强生长。”马林说。

  “嘟嘟嘟……”清晨,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在支普齐边防连响起,官兵全副武装冲出营房,向着山顶的哨位奔去。

  通往哨位的103层台阶,是官兵们自己修建的,被大家称为“绝望坡”。因为地处高海拔地区,平时哨兵上哨时,都会在“绝望坡”中段的位置停下歇一会儿。

  但是,此时情况紧急。为了抢时间,官兵们不断调整呼吸和步速,沿着台阶旁的土路向上跑,在短时间内到达山顶战位。

  从支普齐哨所向南望去,山体上官兵用石头摆放着6个醒目的大字——“这里就是战场”。

  “山顶的哨位,仿佛是一座无形的界碑。”跑在队伍最前面的老兵格桑朗杰,在闲暇之余也会带领战友们这样“冲山头”,他望着眼前绵延的边境线说:“平时快一秒,战时才能多一分胜算。”

  “格桑班长,你为什么能在支普齐坚守这么多年?”休息的时候,新兵问这位入伍10年的老兵。

  “这里,是我的家。”格桑朗杰笑着回答。

  他说,在这里守防,不少人开始只想待两年就离开,后来大家在这里站哨巡逻,越来越舍不得离开边防线。

  格桑朗杰是军马饲养员,连队的几十匹军马都由他负责,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最为纯真热诚的爱。

  跨上军马前,格桑朗杰对电视剧《亮剑》中高大的军马、锋利的军刀印象深刻,想象着自己也能像剧中那样骑着军马冲锋陷阵。入伍后,他真正跨上军马,才发现一切与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连队军马个头并不高,手中也没有军刀,需要做的只有默默观察和静静守护。

  “骑着军马,屹立在山头,看着脚下一望无际的雪域高原,才感觉到边防军人是多么伟大。”这些年,格桑朗杰与军马巡遍了连队负责的各个区域,最远到达过海拔5700米的巡逻点位,格桑朗杰觉得:“在没有界碑的地方,我们就是活的界碑。”

  “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

  “同志们,我们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海拔超过5700米,路途遥远、情况复杂,大家有没有信心?”“有!”8月底,巡逻分队队长马永华带着即将退伍的老兵,迎着山体上战友们用石头堆出的“祖国在我心中”6个大字,组织老兵退伍前的最后一次巡逻。

  “在岗一天,就要守好一天边防线。”踏上巡逻路,二级上士梅春思绪纷涌,给随行新兵们讲起了自己第一次巡逻这个点位的故事。

  “这里的每一个冲沟、每一块石头我都记得一清二楚,早些年条件还很差,也没有军马,全靠手脚并用往上爬。”那时,刚上高原的梅春还很稚嫩,对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但恶劣的自然环境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那次任务中,忍着身体上的极度疲劳,梅春和其他战友爬上点位,坐在石头堆旁休整。突然,夹杂着冰渣的凛冽风雪来袭,连长立即决定让巡逻分队返回。当队伍下到半山腰时,暴风雪越来越大,能见度已经不足两米。

  梅春和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一步往山下走去。到达连队时,梅春才发现自己的脚失去了知觉,冻伤严重到脱不下袜子。他忘不了军医给自己治疗时,用剪刀慢慢剪下与皮肤粘在一起的袜子,疼得他撕心裂肺、忍不住大叫的场景。

  不久后,伤势基本恢复的梅春又回到了执勤一线。他说:“这里是祖国的边防线,必须有人守在这里。”

  回想起这段经历,梅春依然心有余悸,新兵们也深受触动。他转头问身后的新兵张鹏辉:“在支普齐很苦,你怕不怕?”

  张鹏辉回答:“班长,我不怕!再恶劣的环境我也能坚持下去,你放心吧!”

  “新兵同志!请接过我手中的这面于2019年8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接过光荣的戍边使命责任,为祖国站好岗、为人民守好防!”到达巡逻点位后,连队举行了一场国旗交接仪式,这面国旗是5年前第一批到支普齐的军事记者送给连队的礼物。

  列兵张鹏辉郑重地从眼含泪水的梅春手中接过国旗,铿锵有力回答道:“老兵同志!感谢你为边防事业奉献8年青春,我会牢记初心,接好你手中的接力棒,争取为祖国边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如果不上高原就不会知道,路究竟有多远,山到底有多高,天到底有多蓝。”站在山顶上,看着脚下的万里河山,张鹏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感慨说:“只有亲身经历一次巡逻,才能体会到在雪域高原守防戍边的艰辛,才能看见老兵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即将退伍的老兵和刚来到支普齐的新兵展开国旗,共同宣誓,嘹亮的誓言久久回荡在那“遥远的地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夏鹤洪 肖宇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走进中国乡村)天津“萨克斯村”吹出致富新音符

夏威夷州州长乔希·格林表示,毛伊岛至少有2200栋建筑受损或被毁,其中86%是住宅。整个岛的损失估计接近60亿美元,需要“难以置信的时间”来恢复。

王毅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亚洲世纪正在到来。环喜马拉雅国家地理相连、文化相近、命运相系,在生态保护上有着高度相似的看法,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是携手同行的伙伴。中方愿继续秉持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同地区各国一道,共享历史发展机遇,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为地区乃至全球的繁荣稳定、绿色环保贡献力量。

持续约两个小时的分享会很快结束,现场观众有的去体验宣纸拓片,有的则排队请教格旺。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后,格旺不忘再次邀请:“我们有很多一手资料,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研究,共同将西藏石刻艺术的美好呈现给大家。”(完)

【新闻随笔】理性看待专业“冷”与“热”

北京2月27日电 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27日披露的消息,该机构近年来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发挥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近300名“民间大师”闪耀赛场 国际网球大师赛MT400上海站落幕

上海还协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结核病防治能力提升。据了解,上海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安徽等疾控部门组建长三角区域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协同防控中心,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试点区域建立疑难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常态化联合会诊机制,开发应用区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平台。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协同防控中心服务区域,优化完善常态化联合会诊机制,推动长三角区域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病防治整体能力提升。

相关资讯
密集来华的欧美政要,都谈到了这件事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完整准确全面深入地研究好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必须以体系化学理化为着力点,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重点研究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准确把握、系统梳理、深入阐释不同原理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首要任务在于从体系化学理化上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形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结构严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构成集时代性、系统性、原创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经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概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是在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在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热门资讯